保險是拿來解決問題的!不是拿來終身定期的!
今天要提倡的是「保險」到底幹嘛用的!?
是否聽太多終身險跟定期險的討論?
1.先搞清楚,規劃保險到底是要幹啥用的!?
先從「保險是拿來解決問題的這件事情談起!!」,定位好保險這個「金融工具」就不用想終身還是定期了。瑪斯幫大家整理了一個簡單的天秤,到底!!我們比較害怕什麼?又該把哪一種保險類型的比重拉高?
簡單分為兩類:
資產損失及財務缺:癌症重疾、殘廢失能、意外死亡,這三個項目算是瑪斯在理賠或是過往參考到的事件中,容易有資產缺口及財務缺口的。
薪資損失:一般有工作的人通常都會有簡單的儲蓄習慣,一些小傷害或是復原快速的疾病,都能夠負擔的起月薪6倍以內的醫療損失。
2.不管是終身險或是定期險,到底問題解決了沒有?
狀況1:
小瑪是一位剛出社會的年輕人,一個月薪水了不起就3萬塊錢!假設每個月的習慣很好,都有存下1萬塊,那以資產分配的概念看來,準備6萬的活存應付日常大小事,都不會是問題。但是…如果萬一發生的是上圖天秤右邊的風險就…
狀況2:
瑪斯跟梓瑜是一對紙婚夫妻(寫文章的有權利決定故事主角!嘿嘿),而且兩人還生了一個很可愛的小女孩,目前剛滿月,2人一個月薪水加起來就8~10萬塊錢!假設每個月的習慣很好,都有存下3~5萬塊,那以資產分配的概念看來,手邊有準備20~30萬的現金加上50萬~100萬之前的積蓄應付日常大小事,都不會是問題。但是…如果萬一發生的是上圖天秤右邊的風險就…
狀況3:
瑪斯是一位即將退休的老年人,一個月的勞保年金…(保險年資x平均月投保薪資43900x1.55%)再怎麼算…要是不改…那就是2萬5千塊錢以下!雖然不用考慮儲蓄的問題,但是老年疾在所難免…一般小疾有健保,雖然長照法及長服法都會在未來陸續上路,但是如果上圖天秤右邊的風險提早來臨…
其實規劃保險很簡單,假設這個錢是我們付不出來的,要是風險提早發生,我們除了去銀行借,跟親友借以外…
最好的辦法,是採預防性的風險轉嫁。那到底跟終身定期有什麼關係?
Tip1:如果剛出社會,癌症會花掉200萬,那我沒有200萬,就是要把保額做到
200萬!怎麼辦!先考慮保額能做多高,再考慮保費能否負擔,再思考終身定
期。萬一有「好心的」業務員提醒你要注意年老風險的同時,那終身雖然有終
身,但是只理賠20萬元的時候…要終身…有啥用??搞不好20萬在70歲那
年只能買一包科學麵…
200萬!怎麼辦!先考慮保額能做多高,再考慮保費能否負擔,再思考終身定
期。萬一有「好心的」業務員提醒你要注意年老風險的同時,那終身雖然有終
身,但是只理賠20萬元的時候…要終身…有啥用??搞不好20萬在70歲那
年只能買一包科學麵…
Tip2:如果剛結婚有小孩,意外身故會花掉50~100萬,另一半又要把小孩養大要
1000萬,那我沒有1000萬也不夠100萬…怎辦?一樣,就是要把保額
做到1000萬!也要有500萬先考慮保額能做多高,再考慮保費能否負擔,
再思考終身定期。
1000萬,那我沒有1000萬也不夠100萬…怎辦?一樣,就是要把保額
做到1000萬!也要有500萬先考慮保額能做多高,再考慮保費能否負擔,
再思考終身定期。
Tip3:如果都要退休了,之後老了需要請看護,或是老年後的生活費都考慮要自理,那先
考量,退休後的「資產」在不借貸的狀況下能夠生活多久?假設有看護的負擔下
能夠生活多久。此時的定期險可能過75歲就沒了,投保的年齡大多又是在65
考量,退休後的「資產」在不借貸的狀況下能夠生活多久?假設有看護的負擔下
能夠生活多久。此時的定期險可能過75歲就沒了,投保的年齡大多又是在65
歲以前就會被限制,先考慮資產,再考慮終身定期,雖然保額不一定夠高,但是
在資產加保險的狀況下,去維持不借貸的原則,那人生就圓滿了!
在資產加保險的狀況下,去維持不借貸的原則,那人生就圓滿了!
記住:好的保險是拿來解決問題的。不是拿來終身定期的!
記住:好的保險是拿來解決問題的。不是拿來終身定期的!
記住:好的保險是拿來解決問題的。不是拿來終身定期的!
規劃保險之前,瑪斯都會與客戶討論怎麼做,再來討論怎麼調。那才是真正對每一位客戶有幫助的保險。希望
留言
張貼留言